机械与运载学院“文明课堂” 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创建优良的教风学风,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文明修养,切实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院决定开展“文明课堂”主题教育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通过文明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纪律意识、自律能力和文明修养,进一步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二、组织领导
为保障“文明课堂”主题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学院决定成立“文明课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文明课堂建设工作的组织、管理、检查、督导等工作。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纪律课堂”建设工作:
1.严格落实学生请假制度。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要加大学生教育力度,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学生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
2.严格执行课堂考勤制度。任课教师要根据学校的要求,认真做好课前考勤;辅导员要及时了解所负责班级学生到课情况,及时汇总分析,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处分等工作。
3.实施辅导员(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联系制度。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到课堂听课查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纪律情况,与任课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落实。
4.明确任课教师为课堂秩序第一责任人。任课教师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更要坚决杜绝学生在课堂上吃东西、睡觉、玩手机、不带教材等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行为。
(二)开展“礼仪课堂”建设工作:
1.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着装文明得体,注重仪表仪容,不穿拖鞋、背心、短裤进入教学区域等。不在教学区域大声喧哗,不在教室附近大声接打手机,不占座,不抢座,不在课堂吃食物。
2.创建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提倡学生主动在课前课后向任课教师问好致谢,主动为任课教师擦黑板;任课教师主动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状态,指导学生学业发展。
(三)开展“效率课堂”建设工作:
1.拒绝手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辅导员组织开展好“无手机课堂”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任课教师加强课堂管理,课前组织学生将手机统一放在每个教室的手机带中。
2.教材必备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学生走进课堂必须携带教材,辅导员(班主任)加强对学生课堂不带教材的检查和督促;任课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不带教材的管理,引导学生有效融入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四、活动安排
1.辅导员通过各种形式将“文明课堂”活动的实施方案、活动内容和活动要求向班级同学传达。同时要深入课堂和各专业班级,做好课堂考勤和督导检查工作。学院学生会要利用宣传栏、宣传海报、微信和学院网站做好“文明课堂”建设的宣传工作。各班级要组织开展好“文明课堂”建设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2.学院成立“文明课堂”建设活动检查小组和督导小组,对“文明课堂”建设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通过学院网站和通报的方式公布检查结果。
五、具体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文明课堂”主题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密切协作,有效衔接,认真开展好“文明课堂”主题教育活动。
3.明确责任,广泛发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文明课堂”创建活动声势。
4.树立典型,加强交流,推动文明创建活动走向深入。
机械与运载学院
201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