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运载学院开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
探索提高学生择业竞争力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新模式
机械与运载学院2016届毕业设计改革,主要结合我校“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我院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因材施教、工学结合为途径,以顶岗实习为依托,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二者有机结合,实现毕业设计选题、内容、展开模式、考评标准多元化,全面、系统、严格的强化学生创新思维、技术应用能力和整体职业素养的训练与培养,探索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新模式。并且对于真实生产、且实践性较强的课题,可深入到实践现场进行边实践边答辩。
2016年5月10日,机械与运载学院曹雨顺副院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赵艳红及专业教师陶林一行三人来到了秦皇岛中秦兴龙工业集团,此行主要是为了完成我院12级机械类专业5名学生毕业设计答辩工作,这是我院首次专业教师到企业与企业内部指导教师一起完成毕业设计答辩,开启了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新模式。
沈阳工学院机械与运载学院与秦皇岛中秦兴龙工业集团于2015年6月签订了深度校企合作协议,实施“顶岗实习+就业”培养模式。该公司以生产欧美车型的汽车轮毂为主,80%的汽车轮毂销往国外,企业实力较为雄厚,对机械类专业学生需求较高,首批“沈工班”学员40人,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为主。首批“沈工班”学生于2015年7月来到中秦兴龙工业集团,经过公司培训后,在轮毂生产一线完成顶岗实习,主要岗位有在轮毂生产线上操作加工中心、喷涂线上检测喷涂质量及对加工中心设备的维修维护等。经过半年多的顶岗实习,有5名本科学生、3名专科学生与该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培养方向为工艺员、设备员及工段长,实现了适应转型发展需要的从专业教育到就业的无缝连接。
答辩结束后,我们与企业副总、人力资源负责人及企业指导教师进行了深入座谈。首先公司候乃先副总,对我校学生在一线不怕脏、踏实肯干、团结协作、不浮躁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认可,并表达非常愿意接收我们学院的学生,决定增加对13级沈工班的人才需求人数(70人);同时,希望我们学生在学校能够完成该公司的一些培训课程(金字塔原理、计算机基础知识等课程),我校教师可参与到培训课程的讲授。
通过在中秦兴龙公司的毕业设计答辩,机械与运载学院将进一步把转型发展落到实处,逐步建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择业竞争力为目的的毕业设计新模式,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培养懂理论,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的工程现场技术人员,使学生成为操作能手、技术骨干和一线精英。


机械与运载学院( 供稿人:赵艳红 审核人:杨玉芳 上传:王鹤 )